认定软件版权侵权标准:接触+实质性相似
2025-01-24
原标题:最高法近日对广东一起侵害软件著作权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 接触+实质性相似 是认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标准  被诉侵权软件复制品与涉案软件 一点通企业管理软件V1.6 外观相似、功能相似,甚至连被诉侵权软件数据库中垃圾数据均雷同,就一定侵犯了涉案软件的著作权吗?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东莞市诚鸿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鸿公司)、吴金龙与被上诉人吴学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认为, 接触+实质性相似 是认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标准。要判断被诉侵权软件是否侵害了涉案软件的著作权,应当进一步进行源代码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两款软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 年版)》发布
2025-01-2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服务标准》),这是自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实施以来的首次调整。  新版《服务标准》涉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九大类,并细分为81项服务,对其中每一项服务均规定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负责单位。  面向义务教育学生,《服务标准》提出,免费为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免费为小学一年级学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服务标准则根据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年105元、初中每
《曾少年》热播,直击出版界抄袭乱象
2025-01-24
《曾少年》剧照。资料图片  近期,热播电视剧《曾少年》因为直击出版领域中较受关注的抄袭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剧中讲述了一名网红作家东拼西凑的图书出版后,围绕编辑、原作者、出版社、公众舆论,发生了多个故事。透过剧中这些故事,折射出现实中出版行业遇到的哪些版权问题呢?  这儿抄点那儿抄点,构成版权侵权吗?  剧中,出版社编辑谢乔正在为第二天的签售会做准备,接到了闺密小陆的紧急电话。小陆指出,网红作家粉红CiCi的新作《生生又世世》抄了好几本书,论坛上都有人整理出来了,有《前世今生》《七月七日花正开》以及《洛河山》……看到这里,我们不由感叹,这不就是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调色盘 事件的电视剧版再
《罗刹海市》评论需尊重“作品完整权”,勿啰嗦
2025-01-24
7月29日,刀郎经纪团队首次回应热歌《罗刹海市》风波,表示对歌词内容解释所引发的争议将不会作出任何公开评论和回复。但是,因《罗刹海市》歌词解释波及的群体仍在持续增加,几位老牌音乐创作者相继发表辟谣声明,表明其与《罗刹海市》相关内容无关。  现有讨论中, 对号入座 推测讽刺对象的行为已被指出可能侵犯个别被指代对象的名誉权,或者构成诽谤罪等名誉类刑事犯罪。但除此之外,相关解释行为还存在违反《著作权法》的风险。比如,将《罗刹海市》内容解释为讽刺特定事件和人物是否侵犯著作权?相关主体应该如何实现著作权合规?  擅自解释可能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  歪曲、篡改作品使作者或作品社会评价遭受贬损的,构成保护作品
专题: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
2025-01-24
原标题: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侵权行为数的认定——以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例 内容提要:侵权行为数[1]的认定是侵害著作权纠纷中最基本的问题。准确认定侵权行为数量,是防止著作权 权利束 不断扩张的需要,也是应对技术变化发展对法律挑战中的 不变 所在,在司法实务层面还关乎重复诉讼、赔偿数额等问题。网络地址、接收终端、最终用户等不同,导致对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体现为聚焦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本身的行为论和关注传播后果是否扩大的结果论。本文认为,无论是行为论还是结果论,均应回归至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框架下。在判断是否属于同一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时,应当从信息网络传播
2023 年武汉扫黄打非现场会开进社区
2025-01-24
2023年武汉市 扫黄打非 进基层现场工作会近日在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绿景苑社区召开。会上公布了2022年全市 扫黄打非 进基层示范点名单,并对进基层示范点授牌。  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 扫黄打非 工作小组副组长朱进在会上对今年武汉市的 扫黄打非 进基层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履行意识形态 一岗双责 ,按照新时代中央、省、市对 扫黄打非 工作的新思路、新部署、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机制,调动基层资源。要坚持有效融合,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起来,打破条块壁垒和思想束缚,做到有效融入,共同推进。要加强服务管理,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激发居民热情参与,推动 扫黄打非 工作真
《人民法院报》:当网络违法犯罪搭上技术快车,别废话直接说重点!
2025-01-24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和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的日益成熟,虚假音、视频的伪造效果越来越逼真,技术使用也越来越便捷,诸如广州地铁 一键脱衣 事件、内蒙古包头 AI换脸 诈骗案件等事件屡见报道。上海法院审理的一些涉新技术滥用违法犯罪案件,折射出新兴技术滥用的风险日益凸显,提醒相关部门有必要高度重视此类案件呈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研判风险,引导技术向善。  换脸自娱自乐,谁侵犯了谁的权利?  彭某长相甜美,热爱古装,与独立摄影师程某合作拍摄、创作短视频摄影作品,入驻在抖音平台后发布的古风汉服短视频作品,备受粉丝的喜爱和关注,二人逐渐在圈内圈外形成较
《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管理要求》8 月施行
2025-01-24
原标题:《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管理要求》8月起实施如何发挥 码上 优势规避风险问题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发布了《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管理要求》行业标准。标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作为出版行业首个关于二维码的管理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出版物中二维码应用管理原则,包括二维码信息分类原则、编校责任原则、码制选择原则、安全维护原则,二维码编校、审稿要求,二维码备案维护要求等,进一步明确了出版单位在图书中应用二维码的规范。  在新标准的规范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二维码的优势,规避存在的风险问题?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纸质出版物与二维码相
最高检披露上半年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新特点
2025-01-24
最高检8月4日发布的检察机关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情况显示,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出现,疑难复杂案件增多,不仅侵害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损害消费者利益,而且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危害性较大。  最高检发布的案件统计情况显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呈现以下几方面新特点:  【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种类多样】  据统计,上半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7人。从涉及领域看,被害单位既有传统制造型企业,也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公司。从商业秘密种类看,侵犯软件源代码、技术方案、设备图纸等技术信息类案件为主要类型,侵犯价格信息、个性化客户需求等经营信息类案件也时有
服饰品印日本投降图文?律师:避免侵权,简洁明了输出内容。
2025-01-24
2023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的重要日子。国内各大网络平台开始热身庆祝,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众多商家纷纷推出这一主题的服饰商品,加上部分名人主播的穿戴,促使此类商品近期开始热销并引起法律界关注。网店在售印有 日本投降 的服装 近年来,国潮流行,衣饰成为消费者表达态度的载体。最近,有网友向潮新闻记者爆料,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表面印制日本投降历史照片的T恤和包出售,有些心动,但又好奇这类历史照片能否商用。 此前,一女子将日本投降书原文印刷在包上,同款产品也在网上热卖,引发关注。有网友认为,将日本二战投降的历史资料印到日用衣物包上,显得不够庄重严肃;也有网友认为应当支持。
上一页首页78 79 8081 82 下一页 共650页 到第 确定尾页